在移動互聯(lián)網高速發(fā)展的這幾年,許多社交App關注到用戶對數(shù)據安全的需求,相繼推出了“閱后即焚”功能,“閱后即焚”消息在對方查看后會自動銷毀,以保護用戶隱私不外泄。
在社交場景下,諸如此類的保護隱私功能的設計還有很多,如無痕聊天、預設密信、匿名群聊、閃照、雙向撤回等。但是將這些功能置于酒店消費場景下,爭議就比較大了。
近日,與“酒店訂單訂后即焚”有關的多個詞條登上微博熱搜引發(fā)網友討論。
有網友發(fā)現(xiàn),用同程旅行微信小程序上訂酒店時,在付款界面有一項“訂后即焚”的功能選項,在旁邊有一行字“住后訂單自動刪除,保護您的隱私”。
其實,不僅是同程旅行,其他OTA平臺也設置了類似的功能。
比如,在智行App,用戶訂酒店時可選擇“無痕預訂”,相關訂單會在離店當日自動刪除,用戶無法看到預定記錄同時無法對酒店進行點評,且支付成功后將不再發(fā)送短信、微信通知和服務推送等。
不過,消費者可以通過設置“隱藏訂單密碼”找回訂單;離開訂單頁后,系統(tǒng)將再次隱藏該訂單;若輸入密碼錯誤,系統(tǒng)統(tǒng)一提示無隱藏訂單;若忘記密碼,將無法繼續(xù)查詢或使用該訂單,去哪兒網不提供找回服務。
在美團App和高德地圖App的酒店預定頁面,則會出現(xiàn)一個“隱私保護”的選項,顯示用戶入住后會自動刪除訂單記錄。
據公開報道顯示,“訂后即焚”功能最早在2018年11月左右上線,已經存在6年時間,只是最近才引發(fā)大范圍討論。
而網友對于“訂后即焚”功能呈現(xiàn)兩極分化的態(tài)度。
一部分人表示支持,認為該功能可以有效地避免個人信息泄露;一部分人對酒店推出該功能的動機產生質疑,表示該功能有“助紂為虐”、鼓勵出軌的嫌疑:“誰正常訂房間要焚啊?”“干什么見不得光的要用這功能”。
同程旅行方面則回應稱,該功能設計初衷是為了保護用戶隱私,對于網友的疑慮,將考慮是否要優(yōu)化該功能。
當然,我們不能就此斷定OTA平臺推出“訂后即焚”功能是鼓勵出軌,畢竟這些年來,信息泄露事件在酒店住宿行業(yè)頻繁發(fā)生,其中轟動一時的是2018年華住酒店集團數(shù)據泄露事件。
2018年8月,華住集團旗下酒店被曝出1.3億條身份信息、2.4億條開房記錄等共5億條用戶信息泄露,涉及到住客的姓名、身份證號碼、家庭住址、手機號碼、酒店入住時間、離開時間、房間號、關聯(lián)房間號等敏感數(shù)據,這些數(shù)據隨后在暗網上出售。
因此,有一種觀點認為,酒店業(yè)推出“訂后即焚”功能,或是為解決消費者在隱私保護上的顧慮,在確認訂單后消費者的所有有關數(shù)據即可刪除,不用擔心其個人信息會在系統(tǒng)中被長期保存。
那么用了這個功能,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就真的從平臺上永久消失了嗎?
實際上,相關法律法規(guī)對于網絡交易平臺上的訂單、消費記錄等一直有明確的保存時效規(guī)定。
2021年,市場監(jiān)管總局在《網絡交易監(jiān)督管理辦法》中明確規(guī)定:
對商品或者服務信息,支付記錄、物流快遞、退換貨以及售后等交易信息的保存時間自交易完成之日起不少于3年。
在2009年,商務部也曾明確提出:
“電子商務經營者必須保留用戶注冊信息,必須對所有的交易建立記錄和儲存系統(tǒng),登錄和交易日志等交易數(shù)據記錄至少保存十年,并保護交易雙方的隱私權,必須建立安全制度,采取安全防范措施?!?/blockquote>
所以,從相關法律規(guī)定角度看,平臺有義務保留消費者的消費記錄,那么就意味著“訂后即焚”或“無痕預訂”這類功能,并非是讓訂單永久消失,而是數(shù)據依然會留存在系統(tǒng)上。
同程旅行客服也表示,消費者勾選“訂后即焚”服務,訂單只是從消費者的手機端進行隱藏,但在后臺還是實際存在訂單的。
在部分網友看來,這個功能是否真能保護用戶隱私不被泄露還難說,“因為住宿等信息,系統(tǒng)里肯定是有的,系統(tǒng)仍舊會通過算法和偏好,進行推送和分發(fā)。在數(shù)據層面,隱私仍舊被計算、傳遞?!?/p>
此外,“訂后即焚”還帶來了一些不可忽視的潛在問題,訂單記錄對消費者而言不僅僅是一個行程提醒或服務憑證,還是在發(fā)生服務糾紛時消費者可用以維護自設權益的關鍵證據。
一旦訂單自動刪除,消費者后續(xù)在需要查詢訂單詳情、核對消費金額、查看入住時間時是否會面臨阻礙或困難?部分網友擔憂訂單信息的“自動焚毀”可能成為酒店逃避責任的工具,令消費者陷入維權困境。
這就給平臺方提出更嚴苛的要求,必須完善相關功能的使用說明和風險提示,確保用戶能夠充分了解并正確使用該功能,避免誤點的情況。消費者也應視個人情況而選擇是否使用該功能,為避免產生糾紛后難以維權的情況,建議勾選該功能前,先截圖保留相關的訂單信息。